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 C.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窟,为研究唐朝时期洛阳商业繁荣情况及中国商行、社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龙门商业三窟分别为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北市丝行像龛和北市香行社造像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石窟的雕塑家大多从事商业活动 |
| B.唐朝的开放造就了商业繁荣 |
| C.佛教传播普遍出现了商业化倾向 |
| D.石窟艺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据此可知
| A.政府的倡导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 B.新兴市镇的兴起侵夺了行政机构附属的经济职能 |
| C.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 |
| D.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
|||
| 第2集团军总司令 |
孙连仲 |
第6集团军总司令 |
杨爱源 |
| 第7集团军总司令 |
傅作义 |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
卫立煌 |
| 第18集团军 (即八路军)总指挥 |
朱德 |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
邓锡侯 |
A.太原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
|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
|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成立 |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