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实验拓展]
(4)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            (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名称,该操作在实验室里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加入过量的X是,加入该物质过量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Y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验证煤气中含有H2O(气)、CO2、CO、H2
填写空白:(1)若要确认H20(气)的存在,可将煤气通过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2)若确认CO2的存在,可将煤气通过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3)如果将煤气依次通过C、B、A、D、E(假定每一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完全被吸收),你认为这样操作能否验证H2的存在?为什么?

(4分)围绕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的问题,同学们展开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1)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理由是:

(2)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
(3)丙同学欲证明变质的固体中尚存有氢氧化钠,请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标
探究步骤
探究现象
目的: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钠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小李同学回到家,发现一袋无标识的化肥,父亲告诉他是一次施肥时剩下来的,记不清是哪一种,是否是两种或多种化肥混和了,但家中的几种化肥原包装还在,其成分分别是NH4HCO3;NH4Cl;Ca3(PO4)2;K2SO4,于是小李将该化肥样品带回学校和同学一起对其成份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反应如果生成微溶物质,通常以沉淀形式存在。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他们观察发现,样品为白色固体,加水能全部溶解。由此可知样品成份中没有
(2)设计实验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
样品中有NH4Cl,没有NH4HCO3[
步骤Ⅱ: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步骤III: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样品中有K2SO4

(3)《拓展应用》铵态化肥使用时要注意

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方案



现象
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无明显现象。

与A中的现象相同
结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 B 试管中再加入 N a 2 S O 4 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