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探究鼠妇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时,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记录了如下表格中的实验结果,请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该小组的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一般实验中的变量只能有 个。
(2)实验开始时,小组成员应该把鼠妇放在实验装置的 处。
(3)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中应避免哪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请写出两个:
、 。
(4)实验过程中,做五次实验的目的是 。
(5)通过实验记录结果,小组成员得出的结论是 。
(6)如果你的假设与结论不同,此时你应该 。
(7)实验完毕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
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某生物兴趣小组作了如下实验:将蚕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种子上面盖上一层纱布,然后进行以下四组实验。请你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 |
棉花状态 |
温度 |
空气 |
发芽率 |
A |
干燥 |
23° |
接触 |
0 |
B |
潮湿 |
23° |
接触 |
100% |
C |
潮湿 |
-5° |
接触 |
0 |
D |
水中 |
23° |
隔绝 |
0 |
(1)选择A、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2)选择D、B两组实验可以证明蚕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3)实验D与实验A不能进行对照,原因是这一对实验有关的操作中,有个不同的因素,没有遵循控制的原则。
(4)在学习科学探究中,下列有助于将来取得科学成就的是()
A.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B.勇于创新的精神
C.勇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D.以上都对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获得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_______,学习能力____________,学习行为越复杂。
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乙()
(2)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④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填序号)
中国内地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正在持续上升,截至2013年5月6日,各地共报告确诊病例130人,确诊42人治愈出院,死亡31人,其余患者正在接受治疗.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健康的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
实验小鸡数量 |
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甲组 |
10只 |
给小鸡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
小鸡全部存活 |
乙组 |
10只 |
给小鸡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小鸡全部死亡 |
丙组 |
10只 |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小鸡全部存活 |
丁组 |
10只 |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周后,再给它们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 |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甲组和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2)请预测丁组的实验结果:______.
(3)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携带有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鸡对于健康人来说是______.
(4)为了预防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的流行,卫生专家指出:“应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__.
(5)某人想通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来预防H7N9型禽流感,你认为能否起到预防作用?______.
(每空2分,共8分)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蜂蜜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蜂蜜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下图)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蜂蜜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