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2分)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2分)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是谁在什么著作中的言论?
②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
秦始皇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件,陶马六百余匹,战车一万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而且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
②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③他们为什么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
阅读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回答:①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
②作者写过什么书?
③该书有何成就?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池城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思考并回答:
(1)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