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
A.日心说 | B.地心说 | C.量子论 | D.进化论 |
历史纪年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
C.公元纪年以耶稣延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
D.农历以干支来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 |
1910年7月,日俄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约,该协约秘密条款有六条,规定日俄有权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卫其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当第三国侵犯两国特殊利益时,两国相互支
持。与该协约签订相关的重要背景是()
A.中国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B.英日同盟条约与英俄协约先后签订 |
C.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D.三国同盟形成对日俄的共同威胁 |
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在《奴隶制、内战和重建》一文中写道:“然而,从许多方面
看,标志这场战争转折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不是葛底斯堡和维克斯堡战役,因为《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将军队之间的战斗转变为社会之间的战斗,并断言联邦的胜利将导致南部
内部的一场社会革命。”美国内战后南部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南部黑人奴隶获得一定的自由 | B.南部农业得以改造 |
C.工业革命在南部得以扩展 | D.种植园主在南部的控制力得以完全丧失 |
《瀛环志略》中记载:“(某国)都城有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
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
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
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近代英国的议会制 | B.近代法国的共和制 |
C.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
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
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
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中央精神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充分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