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
|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
|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
|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中国各报刊上(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 C.辛亥革命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
|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
|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
|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
|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 D.增辟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