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物质C的种类约有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
B.凡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做二倍体 |
C.自由组合定律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
D.一个基因能多次突变,产生多种新基因 |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
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 |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
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 |
B.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 |
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
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
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
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
C.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
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