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还家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处处                        (4)阡陌交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
请结合原文,说说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本文选自《》,原著是由西汉()汇编成书的。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形貌昳丽()②视之()
③王之甚矣() ④时时而进()
由于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邹忌问题时在语气和感情上有明显差异。请从原文中分别找出并说明各自不同的感情内涵。
全文生动入理,形象鲜活,请从两方面说说此次进谏取得成功的原因。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一说,邹忌讽谏这种劝说艺术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王含之子)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刺史。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刺史。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依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王大将军:王敦。王应是王含之子,王敦无子,把王应过继为儿子。②世儒:指王彬。③江州当人强盛时:指江州刺史王彬在王大将军王敦强盛的时候。④愍(mǐn)恻:怜悯恻隐。⑤守文:谨守成法。⑥意表:意料之外。恨:遗憾。⑦恨:遗憾。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世儒江州刺史为:作为
B.含应曰语:告诉
C.必愍恻兴:产生
D.含不从:听从

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密具船待之

A.深为恨 B.君之力
C.积芦灰止淫水 D.若与我,皆丧宝也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含仅凭关系好坏决定投靠谁,而王应却能根据人品性格来作判断,比王含更有洞察力。
B.王应谨遵父命,虽然心里知道投奔王舒是不理智的做法,但还是和父亲一起投靠了王舒。
C.王舒谨守成法,毫无慈悲之心,他残忍地杀害了没了靠山,希望能得到收留的王含父子。
D.王彬为人仗义,很有同情心,虽然曾与王敦有过节,仍然不计前嫌,“密具船以待之”。

阅读《晏殊初仕》 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4 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值御试进士()②执政莫所因()
③上加其诚实()④至大用()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荐之于朝廷

A.行者休于树 B.余将告于莅事者
C.苛政猛于虎也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 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固不可()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以应()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