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无沉淀且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
B.c(Na+) > c(CO32-) > c(HCO3-) |
C.c(OH-) > c(HCO3-) > c(H+) |
D.c(OH-) - c(H+) ="=" c(HCO3-) + 2c(H2CO3) |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题:现需要9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配制:
①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
②称量NaCl固体;
③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______g。
(2)为了加速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使用容量瓶的规格是________mL。
(4)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了。
(5)如果某同学是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那么称量的质量是 ,与计算量一致吗?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I.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②(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③()两种物质都是盐
④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II.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
③_________________,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Ti),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红石(TiO2)的形式存在.由于金红石熔点高,为金属Ti的直接制备带来了困难.在工业上常常采用将其先转化成熔沸点较低的TiCl4后再进行还原的方法.金红石转化成TiCl4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2 + 2C + 2Cl2═ TiCl4 + 2CO
(1)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情况;
(2)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 ,氧化产物 ;
(3)当消耗标准状况下Cl2 11.2L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
有X、Y、Z三种元素,X原子核内无中子,Y原子的核外有三层电子层,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气体,Z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 ,和氖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X、Z的元素符号: 、 ,画出Y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元素X、Z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燃煤能排放大量的CO、CO2、SO2,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SO2、CO、CO2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光气 (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左图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右图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固定体积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 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
②下列说法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体系中Cl2的转化率不变 |
B.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
C.每消耗1mol CO的同时生成1mol COCl2 |
D.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
③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 T(15)
(填“<”、“>”或“=”)。
⑤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 min 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2)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CH3OH+H2O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
2H2(g)+O2(g)=2H2O(g)△H=-b kJ·mol-1;
H2O(g)=H2O(l)△H=-c kJ·mol-1;
CH3OH(g)=CH3OH(l)△H=-d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
若A为SO2,B为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