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无沉淀且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
C.c(OH-) > c(HCO3-) > c(H+)
D.c(OH-) - c(H+) ="=" c(HCO3-) + 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Na2CO3俗称纯碱、苏打,NaHCO3俗称小苏打,两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两者的某些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完成有关的设计和实验。
(1)甲同学测定两者的酸碱性:各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pH值,测定结果为Na2CO3、NaHCO3的pH分别为a和b(a、b均大于7),则a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测定溶液的pH值所用的主要仪器有:pH试纸、表面皿、和标准比色卡。
(2)有关①100mL0.1 mol·L-1NaHCO3、 ②100mL0.1 mol·L-1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是

A.NaHCO3溶液中:c (H+)+c (Na+)=" c" (HCO3-)+2c(CO32-)+c(OH-)
B.Na2CO3溶液中:2c (Na+)=" c" (HCO3-)+c(CO32-)+c(H2CO3)
C.①溶液中:c(CO32-)>c(H2CO3)
D.②溶液中:c(HCO3-)>c(H2CO3)

(3)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滴加BaCl2溶液,预计可观察到,请你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应用平衡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的产生:
(4)丙同学往10mL0.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10 mol·L-1的HCl,当溶液中的:
c(Na+)=c(Cl-)+c(HCO3-)+2c(CO32-),此时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所用HCl的体积1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已知:Ksp(CaCO3)=4.96×10-9,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现将0.40 mol·L-1的Na2CO3溶液和0.20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Ca2+浓度为mol·L-1

(15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已知:
① Mg(s)+Cl2 (g)=MgCl2 (s) △H=-641 kJ·mol-1
② Cl2(g)+1/2Ti(s)=1/2TiCl4 (l) △H=-385 kJ·mol-1
(1)反应Ⅰ在800~900℃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Ⅱ中充入气体Ar的原因是
(4)在800℃~1000℃时电解TiO2也可制得海绵钛,装置如图所示。图中b是电源的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2分)海水中富含镁,可经过加碱沉淀、过滤、酸溶、结晶及脱水等步骤得到无水氯化镁,最后电解得到金属镁。
(1)加碱沉淀镁离子时,生成的Mg(OH)2在分散系中处于沉淀溶解平衡,其溶度积常数表达式Ksp=
(2)MgCl2溶液显酸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3)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的试剂有
a.MgO b.Mg(OH)2c.MgCO3d.MgSO4
(4)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可生成Mg(OH)Cl或MgO,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之一
(5)MgCl2·6H2O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可得到无水氯化镁,其原因是
(6)电解熔融的MgCl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5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 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根据下图,升高温度,K值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填字母)。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酸碱中和滴定——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步骤实验:
①称量1.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滴加几滴酚酞溶液;④用0.1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体积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
所消耗盐酸标准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6.00
26.00
3
25.00
1.10
21.00

(1)用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盛装0.10mol/L的盐酸标准液。
(2)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d.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对,俯视读数
e.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Ⅱ.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4)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滴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Ⅲ.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5)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浅黄

砖红

Ksp
1.77×10-10
5.35×10-13
1.21×10-16
1.12×10-12
1.0×10-12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