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宜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 )
| 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 | 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
|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 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
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英日同盟”的缔结 |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
|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最能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质 |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
|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 D.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
下图所涉及的国家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 |
|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加紧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