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新华日报》载:“虽然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这说明国民参政会
| A.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
| B.具有普选的人民代表机关的性质 |
| C.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诉求 |
|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
|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
|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射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射”指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现代化进程 |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 D.中国经常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
|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
|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