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首歌谣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②反映的是天京变乱的历史史实③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④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按照这种观点,启蒙运动要实现()

A.人的独立思考 B.人人享有政治自由
C.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摆脱对他人的依靠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据统计,唐代科举平均录取人数尽在20人次左右。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虽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如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士族门阀,共有宰相102人。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