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 B.宗教为探险和拜金提供了保护 |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
|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
|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
| 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
| B.州级地方监察官员 |
| C.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 |
| D.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