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素来以“美食之国”闻名于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开设了具有异国风味的美食餐馆,世界各国多彩的美食,给国人带来了全新的饮食文化感受。
材料二: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讲话时说“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
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某中学文化社团就饮食文化开展了题为“中外饮食文化差异”的调查活动。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关于各国传统特色美食的调查表,请你补充完整
|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韩国 |
美国 |
| 特色美食 |
|
|
泡菜 |
|
(2)材料二中习近平的讲话包含了哪些道理,请用课本中的观点阐述。(至少两点,4分)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
半年的初中生活中,我们有诸多的收获,也会有一些迷惘和困惑。以下是两位七年级同学的生活片段,请走近他们的生活,一起分享、研讨。
片段一:小丽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可她总是与同学斤斤计较,常常因一些琐事与同学争吵;她还经常嘲笑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有时候她还故意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乱喊。大家都不喜欢与她交往。
(1)结合材料谈谈大家不喜欢与小丽交往的主要原因。
片段二:小凯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我对李老师很有意见: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做作业时,我只是翻了一下同桌的作业本,也被他狠批了一顿。他太严了,对我一点都不宽容,我很苦恼。”
(2)为了消除小凯的苦恼,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小王同学在英语课上正认真地听讲,邻座的同学传来一张纸条,约他星期六去踢足球。小王随即将纸条还给那个同学,并轻声劝告:“上课要专心听讲,踢球的事下课后再说。”不料被老师发现,老师批评小王上课传纸条并且讲话,小王感到有口难言,十分委屈……
(1)你有过被老师冤枉批评甚至责骂的经历吗?你怎样看待这种事情呢?
(2)如果你是小王,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在学完第三单元《学会学习》后,组织了“有关学习方法的个案分析”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在调查研究中收集的资料。
甲:某些学科中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或特别难学的章节,我总争取在课前作预习。
乙:我喜欢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但遇到问题时我也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丙:学习习惯于按照“听课—做作业”的方式进行,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安排。上课听讲,下课完 成老师的作业就算完成“任务”了。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甲、乙、丙的学习方法。
(2)可以采用的调查方式有哪些?(至少两种)
(3)调查研究结束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请你为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
(4)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结合所学知识,表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请列举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来说明集体对个人的作用。
材料一:作为全球第6个迪斯尼乐园,上海迪斯尼项目已于2011年4月破土动工,计划于5年后建成开放。“米老鼠”终于来了,但人们对“米老鼠”的争议还在继续。
(1)针对外来文化进入引发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我们既不能一味热捧,更不能焦虑、恐慌,而是应该有份自信。请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材料二:现在,不少中学生只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喜欢过圣诞节,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怎么感兴趣。
(2)材料二中的现象反映了部分中学生缺失一种什么认识?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增强这种认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