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时( ) ( ) ( ),呼作( ) ( ) ( )
(2)居里夫人( )着,( )腰紧紧地( )那位老人,然后又深情地( )着她的双颊。
(3)自己错,要( ),贵( ),勇( )。
美文品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赡养 侍奉 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了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虽然 无论 不但)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但是 都 而且)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 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本文所说的“永久的悔”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的母亲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给“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
A. 情趣;趣味 B. 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C. 表示一点新心意
(2)仔细体会画“”的句子,你觉得这个句子好在哪里?为什么?
(3)最后一句话中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____________。
作者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表达得非常充分。
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先……再……
(2)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的是方法,理由是,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的是方法,理由是。
(3)通过阅读本段,我觉得詹天佑是个的人,用“”画出这样的句子;我还觉得詹天佑是个的人,用“”画出这样的句子。
课文回放。(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文章主要围绕“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语来写的。“杰出”的意思是,这里主要指。
(2)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没有出世”的意思是,文中外国报纸的意思是
,你从中体会到。
(3)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4)“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个方法詹天佑顺利地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难题。画一画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行进图,注意分别标清两次拉和推的火车头。
从中你体会到詹天佑是个的人。
精彩回放。(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水是野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它请树木大叔帮忙,几棵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它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
(1)这1自然段用________的结构方式,具体描写了索溪峪的________“野”。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________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________”。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____________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