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AAbb)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A、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野生型豌豆的纯合突变系1和纯合突变系2都不能产生豌豆素。用野生型豌豆和这两个纯合的突变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
F1表型
F2表型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豌豆素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豌豆素
3/4无豌豆素,1/4有豌豆素

(1)纯合突变系1的基因型是,纯合突变系2的基因型是
(2)如果用纯合突变系1和纯合突变系2作亲本(P)杂交,F1(能、不能)产生豌豆素,
F2中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约占。请画出从P到F2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各代的
表现型,不要求写出配子。
Ⅱ.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

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D,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癌细胞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③合称为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过程中,主要需要_______________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t产生斑点型式的狗;等位基因as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y、at、as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ay对at 显性、at对as显性,则ay对as也显性,可表示为ay > at >as
给出以下系谱图

(1)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
(2)Ⅰ1的基因型为
(3)Ⅲ1与Ⅲ2交配产生斑点子代的概率
(4)狗有一种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有这种病的狗基本正常,但是其部分白细胞的核不分叶。
实验一:将Pelger异常的狗与健康的纯系狗杂交能产生后代,下一代的情况是:正常雌狗63个,正常雄狗60个,Pelger异常雌狗61个,Pelger异常雄狗58个。
实验二:将都属Pelger异常的雄狗与雌狗杂交,下一代的情况有所不同:正常雌狗57个,Pelger异常雌狗119个,正常雄狗61个,Pelger异常雄狗113个。
①请根据上述两组实验结果,推测Pelger异常狗的基因型(可用A或a表示)
②分析实验二的结果的原因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你对实验二的分析的正确性,请提出进一步实验的意见:

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

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
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
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A组),
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B组),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温度上升后,实验装置(B组)的气体增加还可能是实验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所致,若要消除实验数据误差,该如何实际对照组?

(共24分)下图为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细胞,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和 [ ]
(2)该细胞中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该细胞没有,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3)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糖类主要存在于[]中。
(4)构成图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的形成与[]有关。
(5)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