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
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产生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
D.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 |
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
下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某同学给几个刚进食的小鼠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小鼠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
下列对各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点不抗药个体比抗药个体多,c点害虫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 |
B.乙图中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在图中的c、d、e、g点可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0℃ |
D.由丁图可看出,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内斗争也最激烈 |
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抑制作用 |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巨噬细胞,c为T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