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了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若干(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初温相同),还提供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池,实物连接图如图1所示,(注:发热电阻丝是一种通路时会发热的元件,本实验中均为同一型号,电池是一种给电路提供能源的装置)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为了保证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图2中把两个烧瓶中的发热电阻丝是 (选填“并联”或“串联”)接入电路中的,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反映液体比热容的大小,若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的示数较高,则 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水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同时用温度计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液体B升高的温度△t水和△t.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请用所测的量表示液体B的比热容c= (C水已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不变,得到的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按要求完成下面实验题: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边旋转(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的做法是:。(写出一种方法)
(2)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云让质量相同的铁球从斜面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填“相同”或“不同”),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乙所示。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我们知道测量物质的密度要利用天平和量筒,可现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烧杯,你能不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小军的实验小组为此进行了探究,他们按下面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认真阅读题中的第二步实验方案、领会小军实验小组的变通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2)由于没有量筒,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军做了如图乙的实验(水的密度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由此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3)小石块的密度为。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张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回答: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在上述(2)实验的基础上,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等大”),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时记录数据,这样做了三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1 |
2.0 |
5 |
1.0 |
10 |
2 |
2.0 |
10 |
2.0 |
10 |
3 |
3.0 |
10 |
2.0 |
15 |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4分)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的这个结论与第1次和第3次的实验数据(选填“相符”或 “不相符”)。这说明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减,但可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