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
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
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得到新发展 |
“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
A.孟子 | B.荀子 | C.庄子 | D.韩非子 |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 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陆九渊和朱熹思想的根本区别是( )
A.求“理”的方法不同 | B.求“理”的认识不同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 | D.义利观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