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
|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
| C.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
|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礼崩乐坏社会的大动荡 |
| B.封建经济的大发展 |
| C.地主阶级的推动下社会的大变革 |
| D.众多思想家的努力 |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义和团运动 | D.十月革命 |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识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东南沿海的进攻 |
| B.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 C.清政府的抵抗都以失败而告终 |
| D.都有助于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