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 )
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 |
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 |
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 |
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可能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
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