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观察材料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美国、俄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3)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措施,战胜了危机,请填写下表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
国 名 |
美国 |
俄国 |
领导人物 |
A |
亚历山大二世 |
历史事件 |
美国内战 |
B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阿斯塔纳)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瓜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许多都传诵至今。
--《习近平首次在印尼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古代哪个城市?
(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从哪里出发?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倡导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教材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三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日本政府还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工程师在所占的人口比例居世界首位,科研人员的人口比例仅次于美国。
请回答:
(1)材料-是日本在"东方道德、西方技艺"旗帜下进行的一次改革,你知道是哪一次吗?在日本历史上还有一次是在"日本精神,中国知识"的口号下进行的改革,结果怎样?
(2)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讨伐"行动?结果签订的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依据材料三归纳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你希望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百年来,清华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为国求学的传统,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
材料三清华百年校庆中提出"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哪-次运动的产物?它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杰出人才中有一位"两弹元勋",他是谁?在清华建校的同一年,我国发生了哪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出的希望,你打算怎么做?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倒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二中的人物?
(3)在清朝前期有一位帝王与他们一样抗击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国家主权,你知道他是谁吗?
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1)你知道图一"巨头"们参加的会议名称吗? 请写出任意一位的名字和他所属的国家。
(2)图二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其中一位在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知道当时让他的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吗?为克服这一"恐惧"他采取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你知道这两张合影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