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其他同学展示了三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请你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当中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上三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图1:                 图2:                 图3:           
(2)请你任选一幅图,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3)请你说出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认真思考后请回答:
(1)古代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法治”代表,源自于哪个国家哪部法律文献?
(2)古代阿拉伯社会的历史丰富多彩,请写出起源于该地区闻名世界的宗教和反映该社会历史的一部民间故事集?
(3)古代印度诞生的什么宗教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此宗教开始向外传播?
(4)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 1535年某杰出人物写道:“许多已经湮灭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已经湮灭的事物”指什么?被湮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请列出这一新潮流的运动最早发源地在哪一国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仔细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展示了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该情景的出现与西方哪位执政官推行改革有关?他的改革在世界古代史上的地位怎样?
(2)图二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这一制度存在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各是什么?
(3)图三是封建时代的日本等级图,日本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当时天皇治国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列举古代中日友好交往事例一个。
(4)上述图片反映的制度在本质上有什么共同点?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历史人物大家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知识梳理。
(1)伯利克里: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领导雅典推行改革,创立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请分别写出当时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民主权利享有者的名称,说明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
(2)孝德天皇:7世纪领导日本推行改革,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古代日本学习了中国哪一时期的先进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受西班牙王室支持进行航海,发现了新大陆。“新大陆”是指哪里?你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事件的?

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

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含有相同时代主题的戏剧作品一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实现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线图?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写出“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