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B1、B2和B3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如表所示。
基因型 |
B1 B1 |
B1 B2 |
B1 B3 |
B2 B2 |
B2 B3 |
B3 B3 |
表现型 |
黑色 |
黑色 |
黑色 |
灰色 |
花斑色 |
棕色 |
注:花斑色由灰色与棕色镶嵌而成
请回答:
(1)B1、B2和B3源自于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据表分析,基因B1对B2、B3为 ,B2与B3为 ,毛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3)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某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个灰色雌性个体交配。如果F1有黑色和灰色个体,则该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判断的根据是 。
(4)若某雄性个体与某黑色雌性个体交配,F1有棕色、花斑色和黑色三种个体,则该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雌花既可接受同株的花粉,又可接受异株的花粉,玉米的子粒颜色(黄色和白色)由一等位基因A、a控制,甜度(甜和非 甜)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亲本植株上收获子粒(F1),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F1子粒的性状亲本植株 |
黄粒非甜 |
白粒甜 |
甲 |
有 |
无 |
乙 |
有 |
有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子粒颜色中 为显性,玉米甜度中 为显性。
(2)甲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乙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玉米子粒表现为甜是由于可溶性糖不能及时转化为淀粉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表明控制甜度的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实现对甜度的控制。
(4)要进一步研究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可以选择________(甲或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与白粒甜玉米进行杂交,如果后代__________,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
种子发芽率(%) |
分裂期细胞占比(%) |
后期和末期 |
有丝分裂指数 (%) |
前期和中期 |
|||
0 |
3.73 |
3.04 |
0.69 |
81.5 |
0.1 |
2.90 |
2.16 |
0.74 |
68.1 |
0.5 |
2.10 |
1.72 |
0.38 |
18.6 |
1.0 |
1.96 |
1.72 |
0.24 |
2.3 |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的过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观察。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__。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表,(不考虑无氧呼吸)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N2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回答问题:
(1)实验处理中,组5叶片产生[H]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组2叶片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组7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过程合成;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____(有、无)淀粉。
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研究图1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的膜不会被分解,请尝试提出一种假说:_________。
(2)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模型;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图中所示的两类载体蛋白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3)除了上图所示的功能外,细胞膜还具有的两项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在横线上写出细胞或结构的名称,括号内写标号)
(1)该图中所示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而无________结构。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___________供给。
(3)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___________。
(4)该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细胞若为根成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存在的细胞器是[ ]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