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较响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小明同学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实际摩擦力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图乙、丙所示的实验过程,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4)图丁是小红同学对实验方案的改进, D 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请你指出小红同学方案的优点。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电同学分别使用 A B 两套装置(图甲)来完成实验。

(1)分析评估 A B 两套实验装置。

(2)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 a b 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 .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 O 点,如图甲所示;

B .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 .取出石块,擦干水分;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 O 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O 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 l 1 l 2 ,如图丙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则石块密度 ρ =    (用字母 ρ 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

(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利用电阻箱等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6 V )

序号

电压 ( V )

电阻 ( Ω )

电流(A)

1

4

10

0.4

2

20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B 端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将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然后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由 10 Ω 调至 20 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 A ”或“ B ”)端移动,直到   为止,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请对上述探究写出一条改进性建议   

(4)再次改变电阻箱阻值,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若电路无故障,则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1)甲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   (选填“ a ”或“ b ”)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

(2)通过观察乙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   (选填“ c ”或“ d ”)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