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该实验表明 .
小红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器材: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示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
②将手镯放于木块上,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
③。
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
小林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P=。
| I/A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 P/W |
0.8 |
1.8 |
3.2 |
5 |
7.2 |
9.8 |
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5.6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
(4)若在动滑轮下加挂一个钩码,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η'η。(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而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此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温度t/℃ |
50 |
57 |
64 |
71 |
78 |
85 |
91 |
96 |
98 |
98 |
98 |
(2)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测温物质有的是水银,有的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如表中所示。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 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 水银 |
-39 |
357 |
| 酒精 |
-117 |
78 |
如图所示的是小宁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2)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小宁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宁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