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升温吸热本领”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
20
24
28
32
36
 

20
21
22
23
24

(1)在此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

(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   g。

(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头取出,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   cm3,粉笔的密度为ρ粉笔   g/cm3

(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果汁密度表达式。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

②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2

③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

④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果汁   (用字母表示,ρ粉笔已知)。

小勇看到自己离镜子越远,像越小。于是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1)小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勇应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B,使它和蜡烛A的像   

(2)将蜡烛A向左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得出:物体远离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勇又找来一些实验器材,想继续探究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①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②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对比两次光屏上像的大小得出: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变  (选填“大”或“小”)。

(4)小勇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度数合适的眼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他放置的应该是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斜面是物理学常用的实验器材,利用它可以完成许多实验,例如:

(1)如图甲所示,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球在斜面上由静止滚下,观察小球运动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把小球放在斜面   由静止滚下,观察到小球运动的距离更远。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   

(2)在木板上放一个木块。如图乙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在木板上移动的   ,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一定,运动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木块在两次被撞击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若还想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个因素,就需要两个   不同的小球,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小楠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将部分碎冰加入试管中,加热前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

(2)小楠将所测数据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小楠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

(4)小楠经过思考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是①   ;②   

小亮利用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三个定值电阻R1、R2、R3,大小分别为10Ω、15Ω、20Ω,导线若干,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与电阻(20Ω)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4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分别改接15Ω、1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老师告诉小明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便找来一个5Ω的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4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   。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仍为4V时,电流表示数为   A(如图乙所示)。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   

电压U/V

4

电阻R/Ω

20

15

10

电流I/A

0.20

0.28

0.40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还想测定一个U=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发现电流表已坏,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他完成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为   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   。(用物理符号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