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后面的题。
铸 练
陈敬容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
给黑夜开一个窗子,
让那儿流进来星辉、月光,
在绝静的深山,一片风
就能激起松涛的巨响。
不眠的夜,梦幻与烛火
一同摇落,一同
向暗角缭绕又低翔。
当一声钟敲落永夜,
哭泣吧,亲爱的心啊,
窗上已颤动着银白的曙光。
5月15日夜客重庆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字起笔不凡,令人体味到一种有力的决断、热切的呼唤和期待,“叹息”“悲伤”与“金色的希望”是人生态度的两极。
B.“黑夜”“深山”是指封闭死寂的人生环境和氛围,但这种环境与氛围不难冲破。
C.“梦幻”“烛火”虽有虚与实的区别,但其实只是同一种消极颓废情绪的代表。
D.“哭泣吧”是对迎来光明和金色希望的喜极而泣,这泪水来自心灵深处。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诗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她认为人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可以而且应该经过生活熔炉的陶冶,升华为“希望”。
B.诗歌提出为“黑夜”开窗,让“星辉”和“月光”流入,意思是给消极暗淡的心灵注入生命的亮色,使之充满活力。
C.“敲”字生动形象,使读者联想并感受到晨钟那结束长夜和带来光明的力量。
D.本诗用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含义隽永。诗的各节间有很强的内在逻辑联系。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 【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

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

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唐)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 [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外的美好愿望。

B.

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

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

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19.词中"衰翁"的身份是 。下片中" "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20.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