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丙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 |
![]() |
![]() |
|
![]() |
![]() |
|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 。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先后把烛焰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接收到像,眼睛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像。
(4)把烛焰放在 点时,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放大、正立的像。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后,该同学做如下步骤:
(1)步骤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调节变阻器使R两端的电压成_____变化,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
步骤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变阻器使_____不变,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由表甲可归纳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由表乙可归纳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 ;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
(4)若两只灯泡的规格相同,则通过的电流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
烧杯号 |
加热时间(min)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1 |
8 |
水 |
200 |
20 |
28 |
2 |
4 |
水 |
100 |
20 |
28 |
3 |
4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2 |
煤油 |
200 |
20 |
24 |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 的同种物质升高 温度,吸收的量 ;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
(4)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