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氯化铁(FeCl3·6H2O)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2Fe2++ I2 , I2+2S2O32-==2I- +S4O62-
(1)取少量氯化铁样品滴入50mL沸水中,加热片刻液体呈现红褐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 (填仪器名称)。
(3)操作Ⅱ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选填编号);
a.50mL烧杯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4)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Na2S2O3 溶液18.17mL。该样品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为 。
(6)要把样品氯化铁中的少量FeCl2杂质除去,可用的试剂是 (选填编号)。
a.铁粉 b.氯水 c.溴水 d.双氧水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 物质 | |||||
| 沸点/℃ | 57.7 | 12.8 | - | 315 | - |
| 熔点/℃ | -70.0 | -107.2 | - | - | - |
| 升华温度/℃ | - | - | 180 | 300 | 16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
中
管的作用是;装置
中的试剂是;装置
中的
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3)装置
中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
,再用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②某同学称取5.000
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溶液,移取25.00
,试样溶液,用1.000×10-2
-1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两个学习小组用题图装置探究乙二酸(
)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
①按接口顺序: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装置
的作用是;
中溶液变浑浊,
中的现象是,证明分解产物有。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
①将接口
与
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
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
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
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
的气体能否与
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实验后用
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可另选试剂)。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1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 取用砝码情况 |

(2)图2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3)配制
的硫酸溶液2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 ___。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
| D.重新配制 |
(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
二氧化氯(
)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比,
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
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
↑
方法二
↑
↑:
用方法二制备的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2)用
处理过的饮用水(
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
)。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中
的含量应不超过0.2
。饮用水中
、
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
被
还原为
、
的转化率与溶液
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
≤2.0时,
也能被
还原成
。
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
溶液滴定:
①请写出
≤2.0时,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
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
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
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
步骤5:。
步骤6:再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
浓度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饮用水中
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将
还原成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