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H2(g)和bmol I2,发生反应H2 (g)+ I2 (g)=2HI(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 降低温度:                ②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X(g)的物质的量:              
③ 增大容器的体积:                ④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氯气相关性质,其中A、B处的棉花浸有不同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t电极接电源________(填“正”、“负”)极,此电解总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阴极产生448 m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完全从U形管右侧支管导出)后停止实验,测得U形管中溶液的体积为400 mL,则常温下此溶液的理论pH=_____________。
(2)上图实验装置设计存在不足,请在C处方框内画出简图补充完善,并标注必要试剂。
(3)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B处的棉花颜色均发生变化。
①A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先变红,稍后又变为黄色。其中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为探究B处由红变黄的原因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出B处棉花挤出变黄的溶液样品分为两份,取其中一份于试管X中滴加KSCN溶液,得红色溶液。查资料知SCN电子式:。他猜想:SCN可能被氯水氧化,导致溶液变黄。
①可能发生的反应为(请配平):
SCN+Cl2+H2O = SO42+ NO3+++CO2
当0.5 mol SCN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一简约实验验证此猜想成立:取第二份样品溶液于试管Y中,滴加_________;观察有_____________生成,则证明此设想成立。

化合物A(C5H8)是形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它的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B形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为一溴代物,分子中含均2个,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环状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2种氢原子③不含立体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D、F均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1)化合物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I中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E单质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物质所含元素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F与B按体积比2:1混合生成气体M,常温下测定M相对分子质量时,得到的实验值总是比理论值偏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容积为V L的试管中充满F气体(标准状况下),若将该气体完全被水吸收,需通入B的物质的量为(写含V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mol,此时所得溶液中再通入气体A,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和CO2反应可以制造价值更高的化学产品。
(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反应:CO2(g)+CH4(g)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物 质
CH4
CO2
CO
H2
平衡浓度(mol·L-1
0.5
0.5
2.0
2.0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单位)。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1=a kJ·mol-1
CO(g)+H2O (g)=CO2(g)+H2(g) △H2=b kJ·mol-1
2CO(g)+O2(g)=2CO2(g) △H3=c 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________kJ·mol-1
(2)用Cu2Al2O4做催化剂,发生反应: CO2+CH4CH3COOH, 请回答:
①温度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

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②为提高上述反应CH4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2种)。
③Cu2Al2O4可溶解在稀硝酸中,被氧化的元素为,每消耗3mol Cu2Al2O4时被还原的HNO3mol。
(3)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
①若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c.可在ⅠA、ⅡA族元素的氧化物中寻找
②Li4SiO 4可用于吸收、释放CO2, 原理是: 500℃时,CO2与Li4SiO4接触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脱水环化是合成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重要步骤,某生物碱V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Ⅳ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写出Ⅳ物质的分子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②,③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Ⅰ和Ⅲ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和Ⅴ均属于芳香烃
B.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C.Ⅱ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

(7)A的结构简式
(8)Ⅵ与Ⅰ互为同分异构体,Ⅵ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Ⅵ的结构简式
(9)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Ⅶ()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④的环化反应,Ⅶ的环化产物的结构简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