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见下表)。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 国别 |
宪法 |
| 苏俄(联) |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
| 中华民国 |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 法国 |
1946年宪法 |
| 其它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他”指的是()
| A.董仲舒 | B.程颢 | C.王阳明 | D.朱熹 |
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中央集权的“大厦”。下图中空格应填写的制度为()
| A.分封制度 | B.科举制度 |
| C.三公九卿制度 | D.三省六部制度 |
《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 ②重视宗法伦理 ③注重公平正义 ④保护私有财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