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2)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
答问题。
(1)图中②为细胞,④为细胞。
(2)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材料:玉米等C4植物的光合效率较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4植物光合系统的浓缩CO2从而增加局部CO2浓度的机制,使其即使在CO2浓度低时也能使光合作用接近饱和,从而大大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如何将C4植物的这一机制转移到水稻等C3植物上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实践证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很难如愿以偿。最近,有人利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将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导入到了C3植物水稻的基因组中,为快速改良水稻等C3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1)玉米和水稻很难利用常规杂交手段杂交的原因是。
(2)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即使感染成功,PEPC基因通过一定途径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但不一定会表达,原因最可能是___
A.玉米和水稻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B.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
C.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组中相邻基因的影响
D.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种酶破坏了
(3)自从1983年第一株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现在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以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源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4)PEP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的标志是。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Y |
10 |
绿色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③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④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
(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叶绿素会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右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用A、a表示等位基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Ⅰ1、Ⅱ5的基因型肯定是。
(3)Ⅲ9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她为纯合体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
(4)若Ⅲ7和Ⅲ10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请据图回答:
(1)右图解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2)蛇位于第营养级,螳螂与黄雀的关系是。
(3)图中次级消费者有,分解者是。
(4)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捕食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