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像往常一样,林汉武夫妇清晨就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负责怒江北街和千山路路口的环卫清扫。然而当夫妇两人在清理车窗扔出来的烟头时,不幸被一辆私家车撞了,
林汉武死亡,妻子重伤。这是2014年6月发生在沈阳的悲惨一幕。酿成惨剧的祸首,就是车窗抛物。
材料二:环卫工最反感行为中车窗抛物排名第一, 环卫工被撞七成缘于车窗抛物。
(1)为了减少车窗抛物这一不文明现象,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有学生认为:只要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我们就是做到亲近社会了。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航展在珠海举行,在航天科工集团的展馆内,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防空主战装备FD2000型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现身,引起了广泛关注。(注:FD-2000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防空技术和能力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高科技企业,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的第103位,2014年营业收入14230137万元。
材料三: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的比较


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中国
1.4%
50%
40%
创新型国家
2.0%
30%
70%

(1)材料一的成就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请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属于哪一种经济成分?结合材料二谈谈这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请你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点建议?

材料一:雾霾笼罩的日子里,网络搞笑段子悄然流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头。”
“沁园春·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象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1)材料一网友的调侃针对的是我国现实存在的什么问题?
(2)如果我们连彼此都“看不见”,还怎能看见未来?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角度分别阐述,每个角度至少两点建议,4分)
(3)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向“污染宣战”的现实意义(至少请回答出3点意义4分)

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为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领导人举行欢迎晚宴时说:“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1)保持‘APEC蓝’,国家应该坚持什么国策和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保持‘APEC蓝’,从我做起。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哪些?此外,请你向排 放废气的企业提出好的建议。

2014年10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给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希望小学回信中深情地述说:“这么多年,你们锲而不舍践行一个朴素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系,我们的努力殊途同归。贫穷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加可怕;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可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让我们共同持续不断努力,为天下所有贫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创造美好的希望!”看了李克强总理的回信后,你有哪些认识?

地球从一个没有生命、原始荒凉的星球,逐步演变为今天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生命之舟。生命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共存之伴,是人类的亲密朋友。但是,随着人类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乱砍滥伐,过度捕捞,使得生物物种大为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用一句话来赞美生命。
(2)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身,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你能做些什么?请列举几例。(至少3例)
(3)每个人的诞生都是奇迹的诞生,每个生命的消失都是奇迹的消失。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己、他人的生命以及其他生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