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加粗黑线是二战中一条著名的地理标志线,在这条地理标志线存在期间,下列历史事件中正在亚太地区发生的是( )

| A.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
| B.珍珠港事件爆发 |
| C.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 |
| D.蒋介石启程赴开罗,准备参加开罗会议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下列哪些国际组织被称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 A.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 B.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
|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斯大林模式 |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是
| A.服务业 | B.农业 | C.工业 | D.“新经济” |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
|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