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注: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攻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概括“使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 见下表。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国别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摘自《中国近代战争史》
(1)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创建北洋海军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出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官兵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管带名字。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广泛参政。”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奴隶制分别是什么地区的?
(2)材料一内容的出自于哪部法典?它的发现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的“国家”指的是哪一城邦国家?这个“国家”在谁当政时期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读史有感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
什么?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1)文中的“房子”在这里比喻什么?
(2)“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指南方和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3)什么事件结束了这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现象?在此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
哪两个重要的法令?
(4)如何评价林肯

读图说史
材料一

材料二 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谁?(1分)图一的发明与图二有何联系?(1分)
(2)材料一中图三发明者是谁?(1分)该发明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1分)
(3)材料二指哪次科技革命?(1分))谈一谈两次工业革命带给你的启迪。

科技改变命运,也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
材料三: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推动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
时代?
(3)观察分析材料三中图片,图一、图二的动力机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的表格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