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
|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
| B.皇权加强是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
|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
|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
| A.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 B.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
| C.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 D.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
1945年8月和1949年4月,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北平举行了和谈。其共同之处是
| A.国民党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发挥了作用 |
| C.共产党在军事方面作了较大让步 | D.两党达成的协定完全没有实施 |
1942年1月,包括苏联在内的26个国家发表共同宣言,强调了经济合作。接着,在5月和6月又签订了苏英条约和苏美协定,其中不仅规定了双方战时的相互援助,而且还谈到了,战后的合作互助问题。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 B.促进了世界经济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
| C.使世界经济秩序更加规范 |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 A.颁布了《土地法令》 | B.处死了末代沙皇 |
| C.颁布了《和平法令》 | D.推翻了临时政府 |
下图是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 A.维新派行动落后于其宣言 | B.维新志士注重启发民智 |
| C.变法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 D.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城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