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
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 | B.现代主义 | C.印象主义 | D.浪漫主义 |
下面为19世纪中期法国某城市居民死亡率和财产继承总值百分比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死亡率(%) |
财产继承总值(%) |
|
上层阶级 |
8.1 |
89.9 |
中等阶级 |
32.4 |
9.5 |
下层民众 |
59.5 |
0.6 |
A.阶级矛盾尖锐B.社会分化严重
C.经济发展迅速 D.死亡率不平衡
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
B.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
C.巴黎公社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产儿 |
D.(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是主权与自由,双方寸步不让 |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
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