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组同学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

(一)小明组正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如图1所示)
(1)做实验时需要6V电源,则要用 节干电池串联,或用 节蓄电池串联才行.
(2)同组的小丽在实验中用电流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她实际用0~3A的量程进行测量,但是她发现这一量程的刻度不够清楚,于是她从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你判断她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值是 .
A.0.46A B.0.82A C.1.15A D.2.3A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 实验次数 |
A处电流/A |
B处电流/A |
C处电流/A |
| 1 |
1.2 |
1.2 |
1.2 |
| 2 |
2.5 |
2.5 |
2.5 |
| 3 |
1.8 |
1.8 |
1.8 |
分析表中数据可总结得出结论: .
(二)小余和小乐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连接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请在图3上只改动一根导线,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改动略)
(3)他们改正错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见下表:
| 实验次数 |
A处的电流IA/A |
B处的电流IB/A |
C处的电流IC/A |
| 1 |
0.10 |
0.12 |
0.22 |
| 2 |
0.22 |
0.24 |
0.46 |
| 3 |
0.26 |
0.30 |
0.56 |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A、B、C处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多次实验.
(l)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 ℃ 。
为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78cm,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356,于是他算得每张纸得厚度为:1.78cm/356="0.005" cm。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分)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请举一例:(2分)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
(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的关系;
(2)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与本实验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
| B.b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
| C.a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 D.a、b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三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盛有等质量的煤油,瓶塞上各插 1 根玻璃管,瓶内各装 1 根电阻丝。已知电阻丝R甲 > R乙,R乙=R丙 。
(1)实验中可以通过来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2)为了探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选择的电阻丝为。
(3)闭合开关后,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产热最少的电阻丝是。
(4)利用图2装置也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的关系,当通过R1的电流是2A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J。
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小玉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定值电阻阻值为Ω。
(2)小玉仅把这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理由是。
(3)测出电阻后,小玉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了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图乙是小玉重新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请你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4)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另一实验小组同学,按正确方法完成实验后,分别绘制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I图像如丁图所示,则表示“定值电阻”的U—I图像的是(填“甲”或“乙”),这样判断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