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组同学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
(一)小明组正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如图1所示)
(1)做实验时需要6V电源,则要用 节干电池串联,或用 节蓄电池串联才行.
(2)同组的小丽在实验中用电流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她实际用0~3A的量程进行测量,但是她发现这一量程的刻度不够清楚,于是她从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你判断她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值是 .
A.0.46A B.0.82A C.1.15A D.2.3A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
A处电流/A |
B处电流/A |
C处电流/A |
1 |
1.2 |
1.2 |
1.2 |
2 |
2.5 |
2.5 |
2.5 |
3 |
1.8 |
1.8 |
1.8 |
分析表中数据可总结得出结论: .
(二)小余和小乐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连接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请在图3上只改动一根导线,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改动略)
(3)他们改正错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见下表:
实验次数 |
A处的电流IA/A |
B处的电流IB/A |
C处的电流IC/A |
1 |
0.10 |
0.12 |
0.22 |
2 |
0.22 |
0.24 |
0.46 |
3 |
0.26 |
0.30 |
0.56 |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A、B、C处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多次实验.
小明爱动手爱思考。下面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两根相向的蜡烛A和B,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并点燃,他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看上去 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小明想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他把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横梁平衡;
②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g;
③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
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
.
实验二:质量为 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 。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 且 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
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1,小灯泡 、 的额定电压分别为 、 。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如图3电压表 的示数为 , 的示数为 , 是否正常发光? 。
(3)小明将 换成额定电压为 的 ,闭合开关后发现 亮,而 不亮。
①小明认为此时 烧断,他判断是否正确?
,依据是 。
②小芳认为 两端电压不够,将图2中的电池增至三节。闭合开关,两灯不亮,此时 、 的示数均为 ,这可能是 烧断(选填" "" " 。
如图所示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以下选项中能让 在磁场中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有 。
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 水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 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