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
的 越大,动能越大。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滑动摩擦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做乙图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损坏需改进乙图实验,再与甲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 方法(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3)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 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 有关。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5 |
朝上 |
4.9 |
2 |
水 |
5 |
朝下 |
4.9 |
3 |
水 |
5 |
朝侧面 |
4.9 |
4 |
水 |
10 |
朝侧面 |
9.7 |
5 |
水 |
15 |
朝侧面 |
14.6 |
6 |
酒精 |
15 |
朝侧面 |
11.8 |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为探究“影响电磁铁词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 .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
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
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像 |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 .
(2)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3)如图利用如图c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更换小灯泡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两个方案:
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