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叶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则看不到这种昆虫。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请回答在探究这一问题的制定计划环节中,有关提高实验结果和结论可靠性的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下图菜青虫发育要经过的几个阶段,本实验选作初始材料的是其中的受精卵,你的理由是( )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本探究活动对照实验的设计为:用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与( )进行对照。
(3)控制单一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下面实验材料放置的几种方式,其中只有丙能保持单一变量。请分别说出其他两种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甲( )乙( )
(4)在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时计数,计数时机设置的标准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中判断菜青虫取食的标准是( )
A.菜青虫离“叶片”比较近时 |
B.菜青虫爬到了“叶片”上时 |
C.菜青虫开始吃“叶片”时 |
D.菜青虫把“叶片”吃完 |
(5)证据越充足,所得出的实验结论可靠性就越高。如果给你提供白菜、油菜、卷心菜、萝卜4种十字花科和芹菜、莴苣、韭菜、葱4种非十字花科植物,为获得最为充足的证据,应如何选择使用这些实验材料,请将你设计的放置方式写在右图中的空白圆圈内;如果按你的上述设计进行实验,要获得更为充足的证据,还应进行的实验环节是( )
科学探究:
2014年,我国发现了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H7N9禽流感疫苗尚未研究成功,但H5禽流感疫苗已研制成功,利用老鼠做测试,结果发现疫苗对H5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有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疫苗能留在体内激发产生更多的免疫抗体。H5禽流感疫苗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1)他们提出的假设为。
(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取大小相同的健康实验老鼠若干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在A组每只老鼠体内分别注射2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禽流感的活禽提取液,观察两组老鼠的健康状况。
(3)实验结果:B组老鼠患病,A组老鼠(填"患病"或"不患病")。
(4)结论分析:出现A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如图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观察唾液淀粉酶对的消化作用,这种物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
(2)把这三个试管都放在37℃的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向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馒头内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3)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4)此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口腔中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的搅拌都有关系.
如表是某生物实验小组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请你帮忙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瓶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种子数 |
10粒种子 |
10粒种子 |
10粒种子 |
10粒种子 |
处理方法 |
不加水 适宜的温度 |
一定的水 适宜的温度 |
较多的水 适宜的温度 |
一定的水 低温 |
(1)此实验中种子能萌发的是号瓶.
(2)如果将1号瓶和2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3)通过实验,你认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
探 究 过 程 |
花盆 |
花盆甲 |
花盆乙 |
花盆丙 |
适量加入 |
土壤浸出液 |
① |
||
各植入 |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
|||
每天滴加 |
2.5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
② |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
|
每天观察并记录 |
幼苗的生长状况 |
请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2)表格中的①应填;②应填。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a.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b.如果实验结论与孙宁岳同学得出的研究成果不相符合,则实验结果是。
(4)维生素B1不只是对部分植物有作用,还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的等疾病。
"胜利"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四个装置,请回答:
(1)每个烧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除了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外,请你再找出图中可形成对照的任意一组:,
它们之间的变量是。
(3)根据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请预测哪些装置中的种子能够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