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 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根据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什么时候?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难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4)你对鸦片战争反思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续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分别用一句话概况指出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材料四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4)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分)
(16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从古至今,我国的对外政策走过了从繁荣开放到封闭落后,再到重新崛起主动融入世界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参考“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和唐朝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名称。(3分) 然后列举出2个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4分)
材料二: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此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3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先后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
(3)依据上图,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恢复合法席位和新加入的世界性组织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二表明我国在这一时期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否发生了变化?(3分)
(3)材料三的民谣反映的是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改革?这项改革开始于什么地方?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的名称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
(3)联系材料二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