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    )

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 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1949~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