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
下列关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 | B.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抗日反蒋力量 |
C.中共在思想上彻底纠正了右倾、左倾错误 | D.美国对日本侵华奉行绥靖政策 |
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其中讲到:“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
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
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与之相关的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来到的时候”是指国共北平和谈 | B.美国曾积极调解国共矛盾以避免内战 |
C.美国实际执行了第二种“可能的选择” | D.美国已决定从中国“一干二净地撤退” |
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与此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各民主党派与蒋介石决裂 | B.中共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
C.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 D.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直接目的是
A.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 B.援助侵入南洋的孤军 |
C.强化对所占地区的统治 | D.扩大对华南的经济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