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使3 mol N2和6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已知平衡时NH3为nmol。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平衡中,N2和NH3的浓度比=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________。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或“=”)原来的2倍。
(1)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 ,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SO2和SO3,所含氧原子个数之
为;
(2)20.6g NaR 含有Na+0.2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则含R 8.0g 的NaR的物质的量为;
(3)在标准状况下,4.8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4)在100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100mL(填“>”、“<”、“=”)
结构的研究是有机化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某有机物X(C12H13O6Br)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其结构简式如下:(其中Ⅰ、Ⅱ为未知部分的结构)。
为推测X的分子结构,进行如下图转化:
已知向D的水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显紫色,对D的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在氢核磁共振谱上显示只有两种信号。M、N互为同分异构体,M中含有一个六原子环,N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G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请回答:
(1)D不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④取代反应
(2)写出上图转化中生成 M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向X中加入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写出X的一种结构简式:__;1mol该 X与足量的NaOH溶液作用,最多可消耗NaOH___________mol。
(4)有一种化工产品的中间体W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W的分子中只含有羧基、羟基和醛基三种官能团,且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两个羟基。写出W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 ___。
物质A有如下反应路线:
(1)1mol 物质A最多能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
(2)A→C的化学方程式为;
(3)H、G与B互为同分异构,且满足下列条件:①H、G与浓溴水和NaHCO3都不反应,且结构中均不含有-CH3(官能团不能同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②1molH、G 都能与2molNa反应。③H环上一氯取代只有2种,G环上一氯取代只有3种。H的结构简式为;G的一种结构简式为。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R1CH=CHR2 → R1CHO+ R2CHO,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生成羧酸X、Y。
X是芳香族化合物,Y是一种还原性的二元羧酸。
写出X在浓硫酸条件下的缩聚反应方程式。
有甲、乙、丙三种物质:
甲乙丙
(1)关于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2molNaOH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1Cl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① 反应Ⅰ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甲出发合成丙的路线之一如下: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丙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X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有机物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8.8g CO2和3.6g H2O,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5.6L,则X中含有种元素。
(2)用质谱仪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的分子式为。
(3)根据价键理论,试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含有结构的物质)。
(4)X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个不同位置的峰,则X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