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
(2)如图乙,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 。
(3)如图丙,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沙子的内能 ,这是 能转化为 能。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__________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 “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后一空选填 “同侧”、“两侧”)。
测定某块矿石的密度。图所示为用天平称矿石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用量筒测矿石体积的情况。
矿石的质量m=__________
矿石的体积V=__________
(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计算过程及结果)
在一次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过程中聪明而粗心的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同组的小林发现有错,主张拆开重新连接,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小刚眼珠一转,在图示电路图这中增加了一根导线,电路就正常了。问:
①如果闭合图示电路的开关,电压表的示数约为_____________,电流表示数约为______。小灯泡发光情况_______________(发光或不发光)
②请在本图中画出小刚连接的那根导线。
小强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用天平称空烧杯的质量m1 = 63g
(b)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砝码总质量是140g ,游码位置如下图,则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
(c)把烧杯的盐水全部到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为65cm3,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 / m3
(2)按上面实验方案会使测出盐水的密度有误差
(a)什么原因导致测出的盐水密度有误差?
(b)通过简单分析说明测出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
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
实验序号 |
射出点高度 h/m |
射出速度 v/(m·s-1) |
射出仰角 ? |
射出距离 l/m |
1 |
0.5 |
5 |
30° |
2.9 |
2 |
0.5 |
10 |
30° |
9.6 |
3 |
0.5 |
10 |
45° |
10.7 |
4 |
1.0 |
10 |
45° |
11.1 |
5 |
1.5 |
10 |
45° |
11.5 |
6 |
0.5 |
10 |
60° |
9.1 |
7 |
0.5 |
15 |
30° |
20.7 |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