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保护私有财产 | 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
C.内容相当广泛 | 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
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 | 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 |
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 | 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 |
下图为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
国别 |
铁路 |
建筑年代 |
里程(公里) |
投资估计(百万美元) |
俄 |
中东铁路 |
1898-1903 |
1721 |
189.3 |
德 |
胶济铁路 |
1899-1904 |
446 |
15 |
法 |
滇越铁路 |
1903-1909 |
464 |
32 |
日 |
南满铁路 |
1899-1903 |
1105 |
49 |
英 |
广九铁路(英段) |
1907 |
36 |
6.7 |
合计 |
3772 |
292 |
A.甲午战后外国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
B.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巩固在华势力范围
C.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D.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
下图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
A.隋朝创立科举制 | B.唐朝设立节度使 |
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
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据此可知
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 |
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 |
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 |
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