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高度h(cm)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
|
5.1 |
5.2 |
5.1 |
M |
5.2 |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至少写出一点)。
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出了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小芳在图乙所示位置观察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她把凸透镜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烛焰的像。新出现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上;
(3)小芳将图乙所示位置蜡烛逐渐向凸透镜靠近,当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这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
小可将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的功率。
(1)请在方框内(图 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小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 图象,如图2甲所示。观察图象,发现 部分为线段, 部分为曲线。为便于分析,将线段 延长作出图象,如图2乙所示。
比较甲、乙两图象,发现两图象间的距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 。
(3)根据图象中 点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当电压为 时,根据甲图象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根据乙图象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
(4)请结合以上分析和计算,解释白炽灯泡烧坏往往发生在开灯瞬间的原因: 。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 点(如图1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小可认为 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 。
(2)小可在用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线圈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时,将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其好处是 。利用此实验电路也能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根据如图中提供的实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和②研究的是浮力与 的关系;
(2)图③和图④研究的是 与高度的关系;
(3)图 的实验装置能研究电动机原理。
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
① ;② ;③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