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b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敏连接了如右上图(c)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______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步骤A中,若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2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Ω。
(4)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5)小亮设计了图3的电路测RX的阻值。与图1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图3最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中:
(1)实验时所选用的燃料的种类应是__________的,质量应是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2)若燃烧放出的热量用水吸收,则实验中除了水的质量要相等外,你认为还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一种)
(3)通过比较燃料燃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结论。
为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端。
⑵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阻的测量值Rx=Ω。
⑶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
②。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V)、
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⑴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⑵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而采取控制变量法, 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2.0 |
0.5 |
1.5 |
| 横截面(mm2) |
3.0 |
0.8 |
1.2 |
0.8 |
3.0 |
1.2 |
1.2 |
| 材料 |
铁 |
钨 |
镍铬丝 |
铁 |
钨 |
镍铬丝 |
铝 |
⑴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__ __(填写导线代号).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_______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
⑶如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