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 A.积极拥戴周天子 |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
|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
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被用于军事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A.①②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④③ |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C.工商皆本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子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
|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
|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
|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
|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离经叛道”,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 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